与宋、元不同,清代的《抬阁》和《高跷》增加了人物和故事,戏曲进入《高跷》行列。清代天津《天后宫过会图》中有《判官送妹》(即《钟馗嫁妹》演变而成):在天后宫扫殿会旗下,十六人抬着仙阁,阁上判官骑牛,执棒,棒上立一撑伞小鬼,最下层一小鬼挑挑子,一头为箱,一头为剑。一小鬼捧宝瓶,中间杜公子持折扇,在几前秉烛夜读,小妹乘双轮车。《高跷》接在《判官送妹》之后,四面“河东大寺”旗帜,四面“河东大寺高跷会”旗帜引导在前,二十二人高跷队,扮演各种角色,打头的杨五郎,戴大念珠,手持双棒,还有老渔翁捉鱼,白蛇提线,丑公子扑蝴蝶,樵夫担柴,僧人敲木鱼,打花鼓二人文打,二人武打。天后宫走会第四起为狮子会,灯笼旗帜上面部分有姜家井捷兽云狮老会,锣鼓喧天,三头巨兽摇头摆尾舞得酣畅,天津风俗,有所谓“狮子摇头万兽惊”,用以辟邪、祈福。 元宵灯节,人提花灯,可做出各种变化,清姚燮《今乐考证》说:舞灯时,“每人持花灯二,上场一十二人,应节盘旋,颇怵心目,其法有三十六变。”所谓三十六变是指持灯的队形变化为“双龙交会”、“倒连环”、“四象生八卦”、“鸳鸯阵”、“方胜”、“喜重重”等。其灯之名目很多,有鹅灯、鱼灯、八卦灯、凤凰灯、蝙蝠灯等。另外,《生平乐事》(无款)、《灯辉绮节图》(无款)描绘的是灯节儿童的欢乐。一少女提《魁星点斗》,魁星立于鳌头上吸右腿金鸡独立,手执笔,有北斗七星围绕。 清初著名文人曹寅以“柳山居士”之名著杂剧《太平乐事》,表演时十出有九出都有乐舞。如第一出为《花灯舞》,第四出为《太平有象》,是各国王子献宝舞,可以结合《南都繁会图卷》互相印证。特别是第八出为日本民间舞,有扇舞、舞花篮、舞灯等。这说明清代与东邻日本的交流虽逊于唐代,但民间仍有不少往来,乐舞交流仍在继续。 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被纳入清宫表演,如《走会》在民俗节日为宫廷表演。乾隆皇帝曾封《走会》为《皇会》。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期,北京、天津的《走会》在春节、元宵、端午等各种节日进宫表演已成清宫惯例。 三、明清家乐中的舞蹈 自汉至唐宋以来,贵族、地主、富商、士大夫私人蓄养家乐形成风气,而明清尤甚,它是专供一家或一姓使用的。明清两代,戏曲艺术得到极大的发展。明代文人蓄养家乐的风气很盛,为戏曲及舞蹈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,由于文人的精心打造,注入了许多养分,也为后世戏曲及舞蹈的样式和程式打下基础。崇祯年间,周文江曾送女乐十二人给马士英,名伎陈圆圆最初是田琬的家伎,据说看了陈圆圆的表演令人“欲仙欲死”。南京市博物馆藏清光绪《仿明五彩人物坛》上有女乐一班,有为某家庆寿典礼上的女乐舞蹈场面。桌上摆二盘仙桃,两家伎执长柄扇,中立一家伎向左侧手执拂尘。前部中一独舞者,面貌姣好,身段窈窕,翻袖起舞,飘飘欲仙。服饰为敞领宽袖,袖中又出长袖。明清家乐盛行,也与戏曲艺术的成熟发展有着直接关系。家乐大小不等,如《宝剑记》作者李开元的家乐班就有数十人之多,有的虽只有生旦角色七八人,大都色艺俱佳。家乐善演新戏,歌唱和舞蹈艺术精益求精。这些新戏不少是这些士大夫家主自己的作品,他们文化素养较高,往往追求古舞遗韵和以舞抒情。 |